建設“幸福平潭”不止步——六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1-23 08:29:57 來源:平潭綜合實驗區融媒體中心平潭網11月23日訊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實驗區歷來高度重視民生工作,近年來,以“七大攻堅戰”“八大工程”為抓手,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加快推進為民辦實事項目。今年更是推出教育、衛生、文體三年補短板計劃,努力讓實驗區的改革發展成果惠及人民,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建設幸福平潭。
數據顯示,2019年,平潭全年財政投入民生支出近70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5%;保障民生補齊短板工程共涉及43個攻堅項目,計劃投資11.79億元……
早在2015年,平潭就開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平潭創城,目的不是為了“金字招牌”,而是為給平潭廣大群眾創造一個潔凈優美、文明和諧的生活環境,不斷解決城市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創城我們從不止步,為民我們盡力而為,建設幸福平潭,我們一直在追趕……
我們要堅守初心使命、肩負歷史責任,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優良的生態環境是平潭的‘真寶貝’”的重要指示,持續保護好平潭的生態環境,堅持發展綠色產業,推動新經濟、新業態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讓更多市民可實現“家門口的就業”。
我們要繼續著力補好補齊各項民生短板,始終將人民的滿意度作為教育質量的根本尺度,努力實現教育公平、資源均衡;將群眾“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少得病”的目標,作為實驗區構建醫療衛生體系、增強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的出發點、落腳點。
我們要牢記做好對臺工作的初心與使命,繼續引入臺灣社區治理經驗、協力打造和諧幸福村居,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模式。同時繼續做好“應通盡通、平潭先通”,讓更多臺胞落戶平潭、扎根平潭,讓發展新成果為兩岸同胞共享。
我們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讓人民群眾參與到平潭開放開發的實踐中來,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扎實推動廣大群眾的共同富裕。要準確把握群眾需求,辦老百姓最希望辦的事、最亟須辦的事、最難辦的事,不斷贏得群眾的認可、擁護和贊同。
當今,平潭正面臨難得的發展黃金期、戰略機遇期,而市民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是檢驗平潭發展成就的試金石。著眼民生之愿、歸依民生之福,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只要我們真正做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就一定能夠不斷將民生短板補好補齊,將實事做好、好事做實,讓城市更美好、讓群眾更幸福,為實驗區“一島兩窗三區”建設筑牢民生之基。
責任編輯:劉春蘭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