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平潭作家丨伍呆呆:關于平潭美食細碎的幸?!?/h3> 2025-10-01 10:01:58 來源:平潭網

關于平潭美食細碎的幸福
作者:伍呆呆
好友老高一家三口駕車穿過大半個廣州城來訪,又反客為主請我吃飯。
席間我與高太太相談甚歡,因大家都“同聲同氣”講粵語,又都愛吃粵菜,便聊到了魚飯,初初我未反應過來,高太太說的是廣東潮汕地區將巴浪魚、花仙魚等做成凍魚當飯吃的“魚飯”,而我是想到在北方一些地區的“魚飯”——將大魚下鍋煎熟,煎干,再將魚肉揉碎,揀去魚骨,放入佐料把已經變成碎粒的魚肉炒香,便真的成了米飯一般的“魚飯”。

時來運轉
我的食譜老三樣是“青菜、豆腐、魚”,因此無論是自小吃慣了的清蒸魚或是其它魚的做法,我都是喜歡吃的。喜歡北方人炒的“魚飯”,不單是因為它是魚,還因為魚肉那細碎的樣子。
清蒸魚
很多人喜歡花草都喜歡它的“大”,認為花兒大朵就會顯得大氣,譬如牡丹花,譬如荷花,譬如廣玉蘭;而我卻兩樣,又或者說我是“小氣”的,偏喜歡一些細碎的花朵,譬如梅花,譬如桂花,譬如野薔薇,甚至是草地上野生的一簇一簇的婆婆納……對于吃食也是如此,食材可以是大件的,但我會喜歡吃變成絲變成丁的食物。當然,原生的細碎的就更喜歡了,譬如瓜子花生等干果,還有海瓜子等各種小貝殼。

天長地久
前不久我和朋友們第三次去福建平潭島,在去的路上就下了決心:要把此前因素食而錯過的海鮮報復性地吃個“夠本”。然而到了平潭,大魚大蝦接連吃了幾天,反倒讓我的胃感到不適。平潭妹Ada每日帶我去住處外的小食店吃早餐,僅用幾樣傳統的地道的小吃就治愈了我疲憊的胃。

茹粉結
平潭小吃治愈我的胃的魔力正是它的“細碎”。平潭鄉賢何龍最愛吃的海蠣餅雖是油炸的,但小小的餅內除了海蠣肉,又配了切碎的包菜、紫菜等,令番薯粉包裹的海蠣餅口感層次豐富之余,香而不膩。被稱為“時來運轉”的包子“咸米時”,以及外地人極少吃到的“米梭”也都如此。還有用番薯粉混著花生米、小蝦米、小海蠣、蔬菜絲等做的“八珍炒糕”,與同樣的搭配炒出來的“炒米粉仔”都深得我心(胃)。
海蠣餅
煎的、蒸的、炒的“細碎”小食吃膩了,還有細碎的湯水。平潭人喜歡用小海鮮滾湯,什么海蟶湯、海蠣湯、花蛤湯、魚滑湯……小小的貝殼和小塊的魚肉,配上切碎的嫩豆腐塊,湯里放幾根頭水紫菜,撒上幾粒蔥花,小貝殼肉吃起來是清甜的,再將湯趁熱喝下,那股子鮮美和清爽,能讓人感覺仿佛臥在云端俯視清晨海邊的日出一樣愜意。

八珍炒糕
到高原去的時候我喜歡在空氣稀薄的山頂尋找石縫中頑強生長的小碎花。平潭島海邊的鹽堿地上也有小碎花,它們生長的土地被海水不斷侵蝕,被狂風不斷摧殘,然而千百年來還是匍匐在那片土地上美麗地迎風綻放。
那些我喜歡的細碎的食物就像胃的情人,慢慢咀嚼,細細品味,它會滋養我的身體,讓我感到幸福,如同情人間彼此熨帖的呵護。那些我喜歡的花兒雖然很微小,它卻更能觸動我的靈魂,讓我心底生出更多對生命的敬畏和熱愛。我生而平凡,但當我熱愛著那些細碎的食物和花兒,一點一點地積聚了許多細碎的幸福時,就又覺得自己是不凡的了。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