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聽那過去的端午
2025-05-30 09:46:55 來源:平潭網 作者:賴民端午在平潭,不獨一日之事,乃五天之節。
這期間,家家戶戶門框上釘菖蒲,那葉子修長青翠,帶著一股子清香。婦人們手腕上綰上由五色絲線編織而成的“續命絲”,辟邪祛病;頭上簪著“艾虎”——用艾草扎成虎形虎狀,模樣頗為猙獰。不知為何能驅邪,可大人們一本正經地說:“這是祖宗傳下來的規矩。”出嫁的女兒,還要回娘家“分節”,自然少不了魚鮮海產。
女人們開始忙碌了起來,煎面餅必不可少。面餅薄如紙,攤在熱鍋上,須臾便熟。放上餡料,卷起來吃,每每吃得滿嘴是油齒頰生香。
初五那日最為熱鬧。午時一到,家家戶戶便將衣物被褥搬出來曬,謂之“曬午時”,據說此日午時的陽光能殺菌祛病。門上還貼了符紙,朱砂畫的符咒歪歪扭扭,卻頗有威嚴。也正是午時,大人們取出雄黃酒,四處噴灑。孩子們被按著額頭,用雄黃酒畫個“王”字,耳鼻也要涂抹。那雄黃酒氣味刺鼻,弄得孩子們總是扭來扭去,不愿就范,卻終究拗不過大人。
最盛傳的,是之前潭城港的龍舟賽。那場面,真是個“金鼓喧闐,觀者如堵”。鼓聲一響,數舟并發,水花四濺,犁開前浪。岸上觀眾吶喊助威,聲震云霄。孩子們困在人群中,踮著腳尖,看得目不轉睛。有時為了看得更清楚,便爬到高處,卻總被大人呵斥下來。
端午的習俗,在變與不變的嬗遞中傳承更替。“艾虎”、“續命絲”、門上貼符等,皆成往事;龍舟賽也不再,少了當年那份熱鬧喧囂。但平潭人的端午節依然保持著過五天的隆重,依然是一年四季節令中的重要節日。
那浸潤于雄黃酒里的記憶,那飄逸著粽香面香的兒時舊夢,依然縈繞心頭。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