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平潭丨樂風:故鄉,那帶靈感的風
2024-02-18 17:32:41 來源:平潭網 作者:樂風 資料圖故鄉,那帶靈感的風
作者:樂風
得感謝平潭島的風,它是我童年的伙伴,是我成年后音樂創作的源泉。
我小時候很怕風,當海島上的強風吹得小小窗欞如同各種野獸的怪叫,小伙伴都覺得那是風婆婆在發狂,或者是妖怪在海上呼嘯。少年時,坐在海邊的石條椅上想,這風怎么會有如此力量,可以從海上呼嘯而來,讓人走到哪里都有風隨行。
長大了,我到福州念中專,學的是音樂專業,老師說七分氣三分音,氣息在歌唱中占有絕對統治地位,我就會聯想到家鄉平潭島的風,似乎學起來也比別的同學快,什么意大利美聲、民歌、民謠,初生牛犢不怕虎,我什么都敢唱。雖然普通話帶著咸咸的地瓜腔,還常被同學取笑,但唱歌、彈鋼琴他們都不是我對手,似乎是風帶給我的音樂啟蒙與靈感。
后來當了文藝兵,搞起了電聲、軍樂等專業樂隊,學習了配器與作曲指揮,在音樂的寫作中總會出現風聲與海浪聲的影子,也總是不自覺地用上了海島上的自然音樂元素。
在城市里生活久了,好像都忘記了風有多元的特點了。一回到平潭,風好像就會給你上課一樣,站在海邊,就能真切地體會到海風的威力。海風就像個性十足的少年,耍起脾氣沒完沒了。有時風大得如同悍婦猛將,不把你吹進房間它不會罷休的。冬天里,喋喋不休地吹,似乎唯有木麻黃才能抵擋這風的勁霸。最令人發狂的是臺風天,那風一會兒北,一會兒東,一會兒西,一會兒南,如果這時你敢到海邊去浪漫,這風會把你吹得找不到東南西北。總之在海島上不生活一年半載的,你根本感覺不到風的戲碼會如此之多。
作為海的兒子,我特別鐘情于海、浪、風,而風就成了我分類作曲和作品起承轉合的試金石。如果作品表達卿卿我我的情愫,那一定是輕風飄蕩;如果是深情款款的,那一定是和風細雨纏纏綿綿;如果是堅定有力的,那一定是風動號響迎風高亢;又或是氣勢磅礴的,那一定狂風怒號振聾發聵!風確實是個寶,它能夠激發我無盡的遐想;風也一定是個寶,現在海島上的風力發電已經變成了寶。
童年時,在夏日酷熱的晚上,小伙伴們肯定都會躺在天臺上睡覺,那習習海風,吹走了暑熱,更吹進了少年的心里,仿佛催促著我們快快長大,去看外面的世界……許多年過去了,我現在回島上,感覺風似乎溫和了許多,現在平潭已經是綠島花城,風只是四季的點綴,是一種自然現象,再正常不過了……
故鄉的云,故鄉的風,無論走多遠,我會記得你飄逸的姿態,我也懂得你瞬息萬變的秉性和脾氣,我愿乘風而上。有一天,一定要乘著海峽風去破浪,去領略寶島臺灣的風,想必那是與平潭島的風,同韻律,共脈動的節奏。也許會有更多輝煌動聽的音樂,等著我從風里浪里引出靈感,等著我去揮灑激情,創作歌唱!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
平潭有許多追風好去處
趁新春
出門放風去咯~
↓↓↓
68海里景區
68海里景區
由猴研島、研后島和限山島
三個主島組成
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本島
最近的地方
景區內
怪石嶙峋
風光絕美
不僅能欣賞鬼斧神工的海蝕地貌
也能靜靜感受海島風韻
北部生態廊道
北部生態廊道
位于平潭蘇平片區的北部
沿線海岸灣澳崖壁間隔分布
有自然生態岸線、海蝕地貌
海島漁村和遺跡古景等旅游資源
沿著蜿蜒平坦的環島公路
慢慢行駛
360°的絕美海景
猶如精美的水彩畫卷
在眼前徐徐鋪開
這條集旅游、觀光、休閑運動等
于一體的海濱綠色長廊
猶如閃閃發光的玉帶
飄揚在平潭北部山海間
串起多處美麗的風景
成為許多市民游客
喜愛的網紅打卡地
長江澳
來長江澳,看看日落吧
太陽消失在海平線
散落的風車
伴隨著晚霞慢慢旋轉
在時而輕柔時而呼嘯的海風中
海變成了光影幻變的橘色
那一刻,時光里只剩下了浪漫
石牌洋景區
石牌洋景區主要由
半洋石帆、天地蛋、彌勒坐佛等景點組成
其中以半洋石帆為最
為“海壇三絕”之一
千百年來
兩片像船帆一樣的巨石
立在海中央
據地質學家考證
石牌洋
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崗巖球狀風化海蝕柱
更有專家將這奇觀稱之為
“壟斷性的世界級旅游資源”
作者簡介
樂風,平潭籍音樂人。至今已為故鄉平潭創作了幾十首歌曲和樂曲,其中,為平潭創作的歌曲《南島語族的故鄉》入選2021年“平潭殼丘頭-南島語”十佳原創歌曲,并斬獲銀獎。不僅如此,其創作的軍旅作品《當兵在海防,風流又氣派》《我是連隊報靶員》等還曾獲軍隊匯演一等獎。此外,他為多部電影電視劇創作的歌曲,還先后獲得優秀音樂創作獎。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