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學校開展多元主題秋游研學活動
2025-11-11 09:28:03 來源:平潭網 作者:馮榮 部分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走進田間,體驗紅薯采收,感受勞動的艱辛與價值;踏入演藝中心,觀看雜技兒童劇,親手制作沙灘貝殼冰箱貼,在藝術中提升專注力與審美力;探訪紅色文化記憶館,聆聽革命故事……
近日,平潭多所學校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秋游研學活動,將課堂延伸至自然與社會,讓孩子們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在體驗中提升能力。
親近自然 親子溫馨同樂
“泥鰍在那邊,我們快圍住它!”“哈哈哈,我釣到小黃鴨!”“‘彩虹橋’游戲實在太好玩了!”10月31日上午,龍海閱讀小鎮內,爆發出一陣陣歡騰的聲浪。平潭濱湖幼兒園小段的孩子們正和父母一起參加親子活動。

在龍海閱讀小鎮,平潭濱湖幼兒園幼兒參加親子互動游戲。
在教官的指揮下,家長分組搭建“彩虹橋”,孩子們依次從橋下爬過,或奔跑穿梭,互相加油。“活動設計很有童趣,特別是捉泥鰍,讓我也仿佛回到了童年。”小一班幼兒家長吳先生說。
“池塘的水滿了/雨也停了/田邊的稀泥里/到處是泥鰍……”熟悉的歌聲中,孩子們紛紛卷起褲腳、踏進水池,開始了捉泥鰍環節。有人彎腰合圍,有人因泥鰍滑過腳邊而驚跳起來,不一會兒,已有孩子高高舉起手中扭動的泥鰍,滿臉興奮。另一邊,釣小黃鴨也吸引了不少小朋友——他們手執釣竿,專注地用磁鐵吸住目標,每有收獲,便興奮地舉著跑向家長展示成果。“我釣到了小黃鴨,下次還想來!”小四班的翁宥霖大聲說道。
“這次活動真正讓家長和孩子共享了一段溫馨的親子時光。”平潭濱湖幼兒園小段段長游麗虹說,活動不僅讓孩子們走進自然、激發探索,更通過一系列親子協作,有效增進了親子情感,也緊密了家園之間的聯系。
紅色研學 聆聽革命故事
“挖到了!挖到了!這個紅薯像小燈籠一樣……”10月31日,龍海閱讀小鎮內,平潭實驗小學四年級學生手持小鏟小耙,化身“田間小探險家”,迅速投入紅薯采收。他們蹲在田壟邊,小心撥開土層,有的輕輕刨挖,有的合力拔起整株藤蔓。當一個個飽滿的紅薯破土而出,孩子們的臉上寫滿了驚喜。
“親手勞動讓我們體會到農作物生長的規律,也感受到革命先輩艱苦奮斗的精神。”平潭實驗小學濱湖校區四年(1)班學生高振軒說。
除了農耕體驗,同學們還分組參與真人CS戰術協作、參觀龍海村紅色文化記憶館、動手制作貝雕手工藝品。在紅色記憶館內,大家認真聆聽講解,駐足觀看圖文展板,并通過“紅色知識有獎競答”、模擬革命征程的團隊挑戰,進一步加深對紅色歷史的理解。
平潭實驗小學副校長吳玉琴說,此次紅色研學是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重要實踐,通過將歷史講解、實踐操作與趣味體驗相結合,讓紅色教育走出課堂、貼近現實,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讓革命精神真正入腦入心,為孩子們的成長之路播下紅色種子。

學生在參觀龍海村紅色文化記憶館。
貝殼探秘 感受海洋文化
11月6日,平潭國際演藝中心迎來一批小訪客。來自平潭城關第二幼兒園、中樓中心幼兒園等5所幼兒園的孩子們齊聚于此,參加“探秘貝殼里的秘密”研學實踐活動,開啟一段融合手工體驗與戲劇觀賞的海洋文化之旅。
在手工環節,孩子們在教師指導下動手制作沙灘貝殼冰箱貼。他們認真挑選貝殼,細心粘貼拼合,再用畫筆點綴色彩,將一片片小貝殼變成充滿海洋元素的創意作品。平潭城關第二幼兒園小四班陳子屹的家長游夢婷在一旁認真陪伴,“這樣的親子協作機會非常難得,和孩子一起完成手工作品,過程很有意義。”游夢婷說。

孩子們在觀看雜技兒童劇《福見山海·貝殼里的秘密》。
活動還安排了后臺探訪與劇目觀賞環節。孩子們走進劇場,在專業人員的引導下了解舞臺幕后工作,隨后集體觀看雜技兒童劇《福見山海·貝殼里的秘密》。劇中,勇敢的小女孩貝貝與伙伴小波共同展開海洋冒險。演出過程中,孩子們積極參與互動,在情境中理解海洋保護與文明旅游的理念。
平潭中樓中心幼兒園副園長林文玲介紹,本次活動與園內區級課題《鄉土技藝融入幼兒園田園體驗式教育的實踐研究》緊密結合,通過戲劇體驗與手工實踐,提升幼兒的審美素養與動手能力。后續還將組織繪畫表征、班級分享等活動,進一步延伸學習成效。
“演藝中心近年來持續發揮公共文化教育功能,每年精選具有教育意義的兒童劇作為研學主題內容。”平潭演藝中心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品牌宣傳部經理林祥鷺說,本次選擇的《福見山海·貝殼里的秘密》以“福文化”與海洋敘事為特色,幫助孩子們在藝術體驗中增進對家鄉文化的認同。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