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燈火暖鄉村 一筆一畫總關情
2025-11-07 09:27:01 來源:平潭網 作者:黃鶯鶯在金井片區錢便澳村,每逢周一周二的夜晚,一座古樸的教室里總是燈火通明。這間名為古村夜校的教室里,暖意融融。眾多老年學員圍坐桌前,目光專注地追隨著黑板上的粉筆字,跟著教師一字一句地念,一筆一畫地寫。

村民們正在上課。融媒體記者 張賢 攝
“您看這個‘李’字,木字為頭,子字為腳,咱們慢慢來,不著急。”教師陳玉姐俯下身,輕輕握住一位學員的手,調整著握筆的姿勢。這溫馨的一幕,如同一幅動人的畫卷,在錢便澳村已持續了將近七個年頭。
緣起
一份不忍,點亮初心
時間拉回到2019年的春天。“我和老伴不忍心看到一些鄉親不識字、生活單調乏味,便萌生創辦夜校的想法。”談及辦校的初衷,陳玉姐的語氣里滿是感慨。彼時,為了點燃大家的學習熱情,陳玉姐夫婦找來三位熱心鄉親,揣著一顆熱忱的心,挨家挨戶地敲門,把免費上學的消息送到每一位鄉親耳邊。
“起初只有二三十人,有的阿姨握筆的手都在抖,說從沒想過還能坐進教室里。”陳玉姐說。
蛻變
從“不敢來”到“盼著學”
七年光陰,足以讓種子長成大樹。如今,夜校的文化課學員已增至七十多人,教室后排時常要加臨時座椅。“每到周一周二下午,我的微信就響個不停,都是學員在詢問晚上的課程安排。”陳玉姐笑著說,鄉親們從最初的“不想上、不敢來”,到如今的“盼著學、搶著來”,這便是她和老伴這幾年來最暖心的“勛章”。
學員華典明的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以前總是一個人待在家里,日子過得很單調。現在天天盼著來上課,和姐妹們一起寫字、唱歌,下課了還能嘮嘮家常,再也不覺得孤單了!”
學員葉紹興則收獲了實實在在的新技能:“我以前對智能手機一竅不通,現在每天都會給孩子們發照片、視頻聊天,這本事都是在夜校學到的。”
賦能
課程跟著需求走,文化力量潤民心
夜校的魅力,在于它始終緊貼鄉親們的需求。從最初的拼音、短句,為大家打下聽、說、讀、寫的基礎;到后來陸續增設的紅歌、舞蹈、鄉風文明、科學養殖、保健養生、政策宣傳等公益課程,每一門課都精準地“長”在了鄉親們的心坎上。
這盞文化之燈的背后,也凝聚著多方合力。多年來,金井片區局始終全力支持古村夜校的發展,積極爭取資金、協調場地、添置設備,確保這所公益夜校不向學員收取一分錢,讓文化的暖流無障礙地涌入每一位村民的心田。
對于未來,陳玉姐和老伴早已有了清晰的計劃:“只要鄉親們還愿意學,我們這盞燈,就會一直為他們亮著。”
在錢便澳村,這所免費的古村夜校,是老年村民重拾夢想的成長平臺,是鄰里之間增進感情的情感紐帶,更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而溫暖的文化力量。當夜色漸濃,這盞燈火不僅照亮了古樸的村落,更點亮了鄉親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