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解讀平潭新一輪封關運作工作
2025-05-03 11:21:03 來源:平潭網 作者:何燕平潭新一輪封關運作正如火如荼,全島封關準備意味著什么?又會帶來哪些影響?記者專訪了來自實驗區創新研究院、省委黨校、福建江夏學院的多位專家學者,聽聽他們的解讀。
什么是封關?通俗地說,就是平潭全島成為一個“境內關外”區域,平潭島內可以享受“免保退選”等優惠稅收政策。
“簡單來說,就是境外的商品能夠相對自由地進入平潭,但從平潭再進入到境內其他區域,就要按照和境內其他區域一樣的海關管理制度進行管理。”實驗區創新研究院相關專家說,啟動新一輪封關運作,既需要硬件基礎設施的支撐,也需要制度的保障,這意味著要做好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
“比如我們要做好業態的規劃,根據現有的場景去做好完善,同時政策上也在積極爭取與跟進。我們依托現有的海峽醫藥健康產業園、22號國際游艇碼頭、跨境電商園等業態載體,謀劃產業應用場景,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支持。”上述專家說。
實驗區封關運作協調機制第四次會議提出,要確保軟硬件項目序時推進,為封關運作打下堅實基礎。要強化服務促招商,圍繞跨境電商、生物醫藥、賽車、游艇、海洋裝備、影視、保稅加工等優勢產業,逐個產業研究、逐條政策梳理、主動上門宣傳推介,為企業投資精準“導航”。這些方向都將進一步激活平潭的產業創新力、經濟輻射力。
省委黨校閩臺研究院院長羅海成介紹,平潭全島新一輪封關運作,在政策定位、監管技術、產業融合等方面實現迭代升級,將為平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一是有助于更好發揮海峽大通道功能。優化“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政策,構建全覆蓋綜合監管體系,依托智慧口岸建設和信息化智能監管模式,強化物流監控、環島巡查等智能手段,縮減通關時間,提升跨境電商、兩岸農漁產品等業務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推動平潭成為跨境貿易樞紐;二是有助于推動形成產業發展“政策高地”。突出政策與產業融合,推動平潭從傳統貿易向新質生產力驅動的綜合開放平臺跨越,通過產業鏈延伸和政策疊加形成新業態,重點布局貨物貿易、保稅加工、保稅物流等領域,更好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保稅加工等新業態。
羅海成表示,全島新一輪封關運作有助于深化兩岸共同市場先行區域建設。通過放寬市場準入,降低貿易、金融、信息服務等領域門檻,有利于合作布局保稅加工、保稅物流等業態,形成跨境產業鏈協同效應,促進兩岸共同市場先行區域建設與新一輪封關政策紅利同步釋放。
平潭新一輪封關將帶來哪些利好?
對于平潭新一輪封關帶來的影響,福建江夏學院金融學院教授丁杰認為,平潭新一輪封關運作后,依托政策優勢,將加快物流樞紐建設,物流產業的繁榮不僅提升了區域經濟活力,還帶動當地居民就業。
丁杰表示,一方面,平潭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這些新興產業對高端人才的需求增加,并為當地百姓提供了技術培訓與職業晉升的機會,有效緩解就業壓力,推動就業結構優化。另一方面,平潭加大基礎設施和城市框架建設投入。這些舉措將改善居民的居住環境,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使當地百姓享受到更高質量的生活。
“通過政策紅利釋放、新興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完善、兩岸產業鏈深度融合、疊加多重消費場景等方面,將顯著提升當地百姓的經濟收入、就業機會和生活品質。”丁杰說。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