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共“云”歌 曲起眾人醉——記第四屆海峽兩岸(平潭)合唱交流音樂會
2021-12-17 10:35:09 來源:平潭網 作者:融媒體記者陳瀾清文/攝《傳奇》《真的愛你》《紅星歌》……10日晚,一首首優美動人的合唱曲目回蕩在澳前中心小學音樂廳,吸引不少平潭市民和音樂愛好者打卡,這是第四屆海峽兩岸(平潭)合唱交流音樂會的現場,來自海峽兩岸的8個合唱團體,通過線上視頻播放和線下舞臺演出相結合的方式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平潭城東小學麒麟合唱團
嵐臺“云”互動
現場情意濃

老年合唱成員盡情高歌
當天的演出精彩紛呈。充滿朝氣的童聲、輕盈細膩的女聲、渾厚有力的男聲,以及剛柔并濟的混聲,陸續回蕩在音樂廳,讓現場聽眾帶來了一場聽覺的盛宴,感受到合唱藝術的風采和魅力。
現場舞臺上,福建省榕樹合唱團、平潭一中合唱團、平潭藍眼淚合唱團、平潭城東小學合唱團、平潭天籟之聲合唱團等團體先后登臺展演。現場,不僅可以聽到青春活力的流行歌、讓人勾起家鄉情愫的思鄉曲,還有一首首讓人為之振奮的紅歌,聽后讓人熱血沸騰。在線上視頻里,來自臺灣星藝合唱團等演出團體,演繹了《滿面春風》《今年夏天》等合唱曲目。
當晚,這些優美的旋律仿佛響徹在海峽兩岸,將平潭與臺灣緊密相連。現場觀眾聽得如癡如醉。不少人舉著手機全程錄制,一場曲目演出結束后,全場鼓掌,現場氣氛熱烈。“這場音樂會太好聽了,雖然臺灣的合唱團無法來嵐,但我們通過他們的線上合唱,感受了濃情暖意。希望音樂會一直辦下去。”聽眾林倩倩說。
“音樂能夠傳遞情感,我們希望用歌聲把兩岸同胞的心連得更近。”福建省音協合唱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康宇丹說。
平潭合唱協會會長、藍眼淚合唱團負責人蔡玲表示,通過視頻交流的形式延續了兩岸合唱互動,是今年音樂會的特殊所在。從今年現場舉辦的效果看,大家依舊延續了往年交流的熱情,兩岸合唱交流不會因為疫情而阻斷。
音樂無間距
兩岸一家親

女生合唱歌聲縈繞
當晚,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臺灣海峽兩岸音樂交流協會理事長郭孟雍線上發來祝賀視頻:“祝賀第四屆海峽兩岸(平潭)合唱交流音樂會在嵐圓滿舉辦。”
郭孟雍曾多次來嵐,并擔任海峽兩岸(平潭)合唱交流音樂會的晚會主持。作為資深的音樂人,他的理想是架起兩岸音樂橋,愿做音樂的建橋人。說起與平潭的緣分,他笑著說:“是音樂使然,其實,海峽兩岸只隔著一顆音符的距離。”
今年,他在發來的祝賀視頻中表示,隨著海峽兩岸合唱音樂的互動加深,促進了兩岸合唱音樂的交流,不僅增進彼此間對合唱曲目的了解,還使兩岸深厚的情誼更加堅固。
郭孟雍直言,隨著海峽兩岸合唱交流活動不斷開展,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也在不斷增強。“疫情阻止不了兩岸音樂合唱彼此間的互動。”他說,隨著兩岸音樂的互動交流的深入,將帶動更多兩岸合唱音樂交流活動繼續往前走。
郭孟雍表示,今年雖然形式特殊,希望這樣的音樂交流不要中斷,繼續延續海峽兩岸合唱情懷,增進兩岸一家親,這也是舉辦海峽兩岸合唱交流活動的重要意義。
“平潭藍眼淚”唱響大舞臺

平潭天籟之聲合唱團
此次海峽兩岸(平潭)合唱交流音樂會的順利舉辦,也是平潭合唱藝術事業發展的縮影,其中,平潭藍眼淚合唱團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
2017年11月,在平潭一中音樂老師蔡玲的組織下,部分教師和音樂愛好者自發組建了“平潭藍眼淚”合唱團,漸漸地,音樂以她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更多的人加入。現在,各中小學已成立了自己本校的常規合唱團。“常規合唱團每周都有排練,對學生的基礎藝術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蔡玲說。
在這股藝術春風地吹拂下,平潭合唱藝術水平逐步提高,平潭藍眼淚合唱團也收獲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去年11月,在福建大劇院內,一首充滿濃郁海島特色的合唱曲目《藍眼淚》在第十四屆福建音樂舞蹈節的合唱比賽中表現驚艷,評委們紛紛亮出高分,該節目斬獲了合唱類二等獎,同時獲得全省優秀作品獎。這場比賽讓全省音樂界看到了平潭合唱的水平。“我們平潭雖然只有幾十萬人口,但合唱水平不比那些百萬人口的大城市差,這是合唱交流土壤培育的結果,平潭的合唱力量正在逐步壯大。”蔡玲欣慰地說。
去年在第十四屆福建音樂舞蹈節的合唱比賽獲獎后,福建省藝術館聯系平潭藍眼淚合唱團在平潭開展了三場惠民演出,讓許多市民聽到高水平的合唱展演。“這些合唱展演的舉辦,慢慢為平潭樹立起一張文化藝術的名片。”蔡玲說。
隨著名片“擦”亮了,音樂名師也被請了進來。除了像郭孟雍、康宇丹等,還有一批來自廈門、福州等地的音樂名師為學員指點迷津,培訓平潭本土的合唱音樂愛好者,提升了平潭的整體合唱水平。不少學員表示,平潭的音樂氛圍越來越濃,音樂土壤也越來越好了。
蔡玲表示,下一步,接下來,準備在平潭成立一支童聲合唱團,帶著這支隊伍多參加全國性比賽,把平潭的合唱音樂帶到全國更高層次的舞臺上。

聽眾舉著手機錄制拍照
四屆“元老級”成員鄭艷平:越來越多平潭青年熱愛音樂
鄭艷平是實驗區社會事業系統的工作人員,幾年前,他因工作關系有幸加入平潭藍眼淚合唱團,并參加了首屆海峽兩岸(平潭)合唱交流音樂會,如今,他已連續參加四屆,可謂是“元老級”成員。
這幾年來,隨著參加次數的增多,他發現,自己學生時代對于音樂的熱愛,通過一次次音樂交流中,再次被點燃。他告訴記者,這兩年來,除了傳統的主旋律歌曲在音樂會上亮相,合唱交流的曲目也更加豐富活潑,既體現出正能量,又有流行元素,更符合當下聽眾的審美需求。
除了音樂曲目的不同,每年參加海峽兩岸(平潭)合唱交流音樂會的“新鮮血液”也越來越多。“第一屆的參加隊伍一個巴掌能數得過來,發展到今年第四屆,已經有八支合唱隊伍同臺展演。值得一提的是,來自臺灣的合唱隊伍數量也越來越多,每年感覺都有新變化。”鄭艷平說,通過這幾屆合唱交流,大家各取所長,彌補自身的不足。目前,平潭越來越多學習音樂專業的青年加入每年合唱團的演出等活動中,甚至還有“00”后的大學生。
“相信在未來,平潭將涌現出更多熱愛合唱、熱愛音樂的愛好者,為平潭音樂藝術的繁榮,兩岸合唱藝術的發展,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鄭艷平說。此外,鄭艷平也透露了合唱團面臨資金短缺方面的擔憂,他說,希望爭取到更多活動、教育提升的經費,推動平潭合唱協會良性發展。
“90后”音樂團指揮林威:平潭音樂文化土壤會越來越好
林威是平潭一中的音樂教師,也是平潭一中合唱團的現任指揮。在今年的海峽兩岸(平潭)合唱交流音樂會中,他指揮平潭一中合唱團演繹了《天空》《不忘初心》兩支曲目,活潑現代的曲風,讓人眼前一亮,吸引不少現場觀眾點贊。
作為一名“90后”的音樂人,林威曾經也參加往屆海峽兩岸(平潭)合唱交流音樂會,指揮過平潭藍眼淚合唱團。如今,他獨立帶隊,擔任平潭一中合唱團指揮,并帶隊兩次參與海峽兩岸(平潭)合唱交流音樂會。
從最開始帶團指揮的措手不及,到現在能獨當一面,見證平潭合唱音樂發展的林威是親歷者,也深有感觸。他說,不管對于學校合唱團,還是對于平潭民間組織的合唱團發展來說,海峽兩岸(平潭)合唱交流音樂會都是一個很好的展示平臺,它讓兩岸合唱音樂團持續聚在一起,用音樂傳遞兩岸情誼,這對于培養平潭音樂文化土壤十分有幫助。
責任編輯:林斯崢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