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下村:講好紅色故事 助力鄉村振興
2021-04-09 09:05:58 來源:平潭綜合實驗區融媒體中心
美麗的嶼頭島田下村
平潭網4月9日訊 這里有見證時代變遷的師古居,這里有保存著平潭紅軍革命歷史的紅色文化主題公園,這里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近日,記者來到與福清、長樂交界的嶼頭島田下村,探尋歷史足跡,緬懷崢嶸歲月。
建新址 弘揚紅色精神
田下村是平潭省級革命老區基點村,與福清市海口、長樂區松下隔海相望。田下碼頭是居民來往福州、長樂、福清等地的主要海上交通樞紐。這里四面環海,海蝕風貌獨特,自然風光優美。幾年前,發展滯后還是田下村的代名詞,如今的田下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這主要得益于田下村以黨建為引領,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一身正氣敢碰硬,兩袖清風不染塵。”在田下村紅色文化主題公園里,隨處都可以看到黨建主題宣傳。象征著紅軍精神的浮雕、火紅的宣傳標語、村居環境介紹……
田下村紅色文化主題公園的建設,源于一段難忘的歷史。“20世紀30年代,田下村有五位村民以及一位嶼南村的村民參加了紅軍長征,并且在革命成功之后回到村子里,這樣的歷史我們都不應該忘記。”田下村村級文員林凱指著展示墻介紹道。
在田下村,紅色文化主題公園的落成,為周邊單位開展黨員活動、附近學校的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搭建了平臺。公園內新增添的紅色黨建主題元素,吸引了眾多居民在休閑的同時重溫黨史,訴說家國情懷。

象征著紅軍精神的浮雕

田下村是平潭省級革命老區基點村

師古居屋頂的青石紅磚厝

修繕后的師古居
修故居 不忘革命歷史
近年來,田下村依托紅色文化,促進紅色旅游與美麗鄉村融合發展,昔日偏遠落后的紅色熱土蛻變成了新模樣,正煥發出勃勃生機。而那個年代的紅色印記,則是留在了村里一座170多年歷史的古厝——師古居。
2016年記者第一次來到師古居時,它還是一座青石紅磚厝,石厝外觀斑駁破落。而如今,經過村中的修繕,師古居煥然一新。不僅被修建成紅軍革命紀念館,還為田下村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據了解,師古居坐落在田下村老人會左側,建于清末,占地面積約170平方米。師古居為“四扇厝”范式,建筑結構既保留了傳統工藝的做法,又具有時代藝術審美價值。“早前,嶼頭島沒有學校,島上的孩子只能前往吉釣求學,在20世紀20年代,‘師古居’古厝便被改為學校,作為教學之用。”林凱說。
此書舍在《平潭縣志·名勝志》中也有載錄:“師古居,在嶼頭島玉田(今田下)村。清光緒乙亥建。今設縣立第十四區國民學校。”
而師古居正是嶼頭老紅軍林學德、林希干等人的故居,文化傳承再添紅色記憶,讓這個地標成為紅色文化觀光打卡地,堪稱嶼頭黨史“金礦”。
“紀念館還在緊鑼密鼓的建設過程中,未來還將具體展示六位紅軍的偉大事跡和功勛,紅軍革命紀念館的落成,讓更多人記住革命歷史、傳承紅色精神。”林凱告訴記者,紅軍們留下的勛章和獎狀等革命物件都將展出。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走好美麗鄉村路,開啟‘紅色+旅游’路線,打造紅色研學基地,講好紅色故事,宣傳好紅色文化,為平潭紅色基因貢獻力量。”林凱說。
責任編輯:薛昕璐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