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商回歸丨許起賜帶著貝易網回鄉再度創業,為隧道業回歸貢獻力量
2019-10-17 08:12:48 來源:平潭網 騰訊大閩網平潭網10月17日訊 自改革開放起,勤勞勇敢的平潭人就乘著時代東風,投身國家基礎設施的建設熱潮。靠著“一把榔頭打天下”的闖勁,嵐商身影始終活躍在祖國的建設前線,也成就了平潭“隧道之鄉”的美譽。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行業逐漸轉型升級,建筑業嵐商依舊緊隨時代浪潮,尋找行業變革之路。2016年,帶著用“互聯網+傳統建筑業”方式推動建筑行業轉型升級的期冀,嵐商許起賜回嵐創辦了平潭首家隧道業互聯網創新企業——易圖騰科技有限公司。自此,在探索建筑業轉型的道路上,又多了名敢拼敢闖的平潭人。
年輕時進入建筑業
輾轉多地事業蒸蒸日上

上世紀末,平潭青年間掀起了一股外出經商的熱潮,嵐商身影遍及全國。歷經多年奮斗,在外的嵐商憑借著骨子里的拼勁、闖勁、韌勁,開辟了一番天地,打造出建筑業、海運業等多項平潭“拳頭產業”。
2000年,許起賜與許多平潭年輕人一樣,涌入了時值興盛的建筑業。“我年少之時,身邊就有不少親友從事建筑業,在當時只要能吃苦,在工地上謀點生計還算容易。”許起賜平靜講述著他當初擇業的初衷。

回憶起就業之初的艱辛,許起賜至今歷歷在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工程器械的運行原理對當時的我產生了巨大吸引力,在進入工地后,我就開始學習機械維修。記得有一次,工程車的液壓水管爆裂,為了抓緊工期,整整三天我都圍繞著設備不斷檢修,最終通過努力,讓它重新投入生產。”許起賜說。
再到后來,許起賜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2002年至2014年期間,他輾轉廣州、貴陽、成都等地參與建設,憑借執著的嵐商精神,事業也蒸蒸日上。
深諳行業痛點
尋找行業轉型方向

平潭產業大廈(資料圖)
隨著時代發展,傳統建筑產業的不足也逐漸顯現,從事建筑業十余年的許起賜自是深諳行業痛點。“傳統建筑業面臨著融資成本高、采購價格不透明、項目管控以及上游供應鏈管理等問題,總得來說物資管理和人力成本是平潭建筑業發展的兩大瓶頸。”許起賜說,建筑產業轉型迫在眉睫,而互聯網的興起為他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
回嵐創業前,許起賜也曾投入資金,尋找技術開發公司,嘗試研發“互聯網+建筑業”產品,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于是他腦海中再度浮現出家鄉平潭。

“我們這代平潭人,早年從事何種行業,往往是一種被動的選擇,是摸著石頭過河;而這一次不同,我要帶著貝易網回鄉再度創業,搭乘平潭新一輪開放開發的東風,相信貝易網一定能劈波斬浪、揚帆遠航,同時也為家鄉的產業集聚、隧道回歸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是許起賜的回歸心聲。
心系家鄉回嵐發展
實驗區出臺政策助力嵐商回歸

2016年,許起賜下定決心,回嵐組建自己的開發團隊,將自己的“互聯網+傳統建筑業”業務回歸家鄉。2017年2月,貝易網功能在嵐上線。“故土情節和優惠政策,這兩方面都吸引著我回來。”他說。
當前,平潭正面臨“千年一遇”的發展良機,其特殊的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吸引了更多常年在外從事建筑業鄉親的關注,“產業集聚、建筑回歸”成為越來越多嵐商的共同期盼。
實驗區已連續出臺多項政策,引導在外從事建筑業的平潭商人,利用資金積累、機械設備、人力資源和施工經驗等形式回歸家鄉創辦企業,盡快從松散型、粗放型的勞務包班組,提升為集約型的勞務承包、專業承包和總承包企業,促進平潭隧道業穩步提升,走上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責任編輯:劉沙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