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貝拉音樂巴士唱燃平潭
2025-09-02 09:21:01 來源:平潭網 作者:林彬彬 林彤欣8月29日傍晚,一輛披著“處處有歌”主題車衣的環島巴士,緩緩停靠在平潭北部生態廊道。車門輕啟,車廂秒變移動舞臺——樂團成員用純凈人聲演繹《多遠都要在一起》《望春風》等作品。阿卡貝拉的韻律與海浪聲交織,為在場觀眾帶來別樣的聽覺體驗。
艾珍慕人聲樂團在北部生態廊道歌唱。(資料圖)
“平潭太美了,這個活動讓旅行體驗更加豐富!”來自安徽的游客趙揚揚說,沒想到在旅行中能邂逅這么精彩的音樂會,讓這次旅行變得更有意義。
“處處有歌遇阿卡”音樂環島巴士活動,是剛剛落幕的2025平潭海島合唱大會的亮點之一。這場持續5天的音樂盛會,吸引了40余支國內外團隊參演,通過多元活動設計、多國團隊參與、多場景演出呈現,不僅打造出一系列高品質展演活動,更深化了海島音樂IP的定位,推動平潭成為亞洲青年音樂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當天,音樂環島巴士沿著平潭最美海岸線行駛,在長江澳、北部生態廊道、龍王頭海洋公園三大站點停駐表演,打造出一座移動的“海島聲場”。
“比起封閉的排練室或音樂廳,遼闊的大海給了我們開放的環境和心境,有了海風與海浪的伴唱,能夠更加自如地表現人聲的張力與活力。”清華大學Crescendo人聲樂團團長曹悅如說。
音樂不僅發生在劇場,更融入平潭的每個角落。
本屆海島合唱大會精心策劃了包括“聲臨小鎮享阿卡”臺灣小鎮主題多場景演出、“繽麒麟奇妙夜”落日草坪煙火音樂會等多項特色活動。從劇場內的專業表演到戶外景點的流動歌聲,音樂以多樣形式融入這座海島的肌理,使本屆大會成為一場音樂與海洋、人與自然深度對話的盛會。
“阿卡貝拉音樂節在國內很少見,只要辦起來,就是阿卡貝拉的一場盛會。”RESOUND理想人聲樂團成員張立聰感慨,阿卡貝拉與海島簡直是絕配!這種音樂形式自由、多元,不拘泥于形式,與海洋的包容特性非常契合。
借助平潭海島合唱大會這一平臺,眾多參會樂團圍繞共同的文化記憶展開音樂交流與真誠對話,讓歌聲成為連接各地青年情感的橋梁。8月28日晚,“千人和聲唱阿卡”合唱團專場音樂會上,當《同一首歌》悠揚的旋律漫過座席,一群身著鮮艷民族服飾的孩子,用清澈純真的嗓音,將獨有的質樸帶到平潭的海風之中。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福建參加活動,我希望我們合唱團越唱越好,讓更多人了解我們,也有更多人來到我的家鄉白馬山寨。”甘肅省隴南市文縣小花椒童聲合唱團成員班琴說。
作為全國首個聚焦阿卡貝拉風格的海島音樂品牌,本屆海島合唱大會首次引入專業賽事機制,推出“繽麒麟”阿卡貝拉音樂大賽,并同步呈現“另一片海”阿卡貝拉交流音樂會、“千人和聲唱阿卡”合唱團專場音樂會兩場劇場級演出以及一系列展演活動,推動阿卡貝拉這一純人聲藝術在青年群體中的傳播和發展,助推平潭成為國際青年音樂樞紐。
當KTS烤吐司流行合唱團將《靜夜思》等古典詩詞與現代編曲創新融合,傳統被賦予全新的聲音生命;臺灣Melody人聲樂團以《當你老了》與《濃妝搖滾》的跨時空混搭,打破音樂風格與時代的界限;《回到拉薩》等作品注入了濃郁的地方風情與民族元素,為舞臺增添了多元的文化質感——以歌聲為媒介,實現了藝術的交融與情感的共鳴。
音樂與海洋在此共鳴,也悄然點燃了藝術家的創作靈感。海鷗K樂團團長瑞釗表示:“在平潭的多場演出和彩排經歷,深深激發了我們的創作欲。希望未來能借助這次寶貴的體驗和對平潭的感受開展新創作,非常期待有機會與廣大觀眾分享作品。”
隨著活動落幕,音樂巴士的旅程暫告段落,但平潭島上的歌聲并未停息。為了推動阿卡貝拉音樂從“節日”向“日常”轉化,2025平潭海島合唱大會還匯聚行業頂尖專家,通過舉辦公益課堂、研討會和研學觀摩,提升行業水平,探討阿卡貝拉在平潭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其間,中國音樂家協會合唱聯盟阿卡貝拉藝術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將為平潭打造國際青年音樂樞紐注入持續動力。
中國音協合唱聯盟副主席吳可畏表示,海島合唱大會不應僅限于節慶節點,更應有日常活動作為支撐。藝術中心的成立為我們提供了優質的硬件基礎,能吸引更多音樂家和阿卡貝拉愛好者入駐平潭,成為駐島音樂人。平潭在阿卡貝拉領域的聚焦與特色打造,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的音樂愛好者來到這座文化勝地、音樂之島。
最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