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如春雨 潤才細無聲——平潭學子講述家風家訓照亮前行路
2025-08-26 10:00:36 來源:平潭網 作者:馮榮 文/攝 部分為采訪對象供圖平潭比干文化研究會與林氏宗親總會聯合舉行2025年度獎助學大會。
今秋,18歲的林綺冰即將踏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校門?;厥壮砷L路,她將父母“待人要溫和”的教誨常記心間。這份沉靜的力量,伴隨著她踏實勤奮的求學態度,最終贏得了夢想高校的入場券;“不與他人攀比,保持謙遜品格”是28歲北京交通大學博士林智超從小恪守的座右銘,這份樸實的家訓指引著他在學術道路上踏實前行;福建中醫藥大學博士生林紫玲,謹記父母“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家訓,將拼搏努力視為人生準則,不斷追求卓越……
開學前夕,平潭多個民間組織相繼舉行獎助學金頒發儀式,助力學子圓夢大學,鼓勵學子成長成才。這些平潭學子們身上閃耀的,不僅是優異的學業成績,更有深植于家庭、綿延于血脈的良好家風。本周,讓我們一同聆聽他們傳承家風、砥礪前行的故事。
本科生林綺冰:“學習父母樂觀向上、溫和堅定”
錄取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8月19日,在今年平潭林氏獎助學大會上,18歲的平潭一中學生林綺冰笑容格外明亮。不久前,她在高考中以優異成績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科試驗班錄取。
“曾經,我看著學長學姐在這里接受榮譽,心里就悄悄種下一顆種子。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辈稍L中,林綺冰的語氣清澈而堅定。
林綺冰出生在一個浸潤著書香與溫情的家庭。她的父母都是中學物理教師?!白ズ昧晳T,順其自然”,這簡簡單單的八個字,是林綺冰父母一直秉持的教育理念。從女兒牙牙學語起,父母就常常教導女兒:“做人要不怨不棄,待人溫和,事則盡心?!?/p>
父母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影響了女兒。在林綺冰的眼中,父親言語溫和、處事有度;母親做事干脆、冷靜理智。父母在日常中示范的,不僅是做人的道理,更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生活姿態。當遇到困難,林綺冰的腦海中總會浮現出父母樂觀向上、溫和堅定的形象,激勵她迎難而上,“父母的樣子,就在我心里?!?/p>
小時候,父母拿著一臺簡易的電學實驗箱,悄然點燃了女兒的興趣和熱愛。小學時,她就嘗試自己連電路;中學后,常常和父母泡實驗室……如今林綺冰所選的本科專業,正是物理學科的延伸,“未來我立志深耕物理領域,追隨父母的腳步,對事業無怨無悔,對專業精益求精,并以溫和之心影響他人。”
博士生林智超:“謙遜好學,遇見更好的自己”
畢業院校:北京交通大學
手捧獎學金,林智超的眼中閃爍著感慨與堅定?!翱吹狡教读质溪勚鷮W規模逐年擴大,越來越多的學子靠自身努力,走進理想大學,作為林氏的一員,倍感驕傲。家風家訓就像一座橋,讓我們從前輩那里接過精神的火種,獲得持續前行的力量?!?/p>
林智超是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博士生,今年畢業后將入職北京科技大學。與土木工程專業結緣,最初來自家庭環境的熏陶,隨著學習不斷深入,他對專業本身深厚的知識體系與廣闊的應用前景,充滿信心。“從本科到直博畢業,每個階段的學習都像揭開一層神秘面紗,讓我對土木工程領域的學習越發著迷?!痹谘芯可A段,林智超專注于地震相關研究,未來他志在從事城市安全保障領域工作?!耙宦纷邅?,父母為我提供了一個非常舒適的環境,讓我得以朝著自己的目標奮勇前進。”
在成長過程中,林智超父母始終堅持“不攀比學習成績,鼓勵孩子做好自己”的教育理念。這種不施加壓力,充滿信任的教育模式,讓林智超始終對學習成績保持著平常心?!翱疾缓茫粴怵H,繼續努力。即便取得好成績,也從不自滿。父母教我向更優秀的人謙遜地學習,持續地進步?!?/p>
好家風,如春雨般無聲浸潤,讓林智超學會“專注目標、不畏挑戰、不忘初衷”。林智超表示,城市安全保障相關研究在國內外尚屬新興領域,他將依托北京科技大學,致力于相關學科建設,“希望為我國城市未來發展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博士生林紫玲:“父母樹立榜樣,用奮斗點亮人生”
畢業院校:福建中醫藥大學
28歲的林紫玲今年剛從福建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康復專業博士畢業,不久將入職福州市第二醫院?!拔业难芯糠较蛑饕c女性健康相關,比如產后康復、骨關節康復等?!彼⑿χf。
回首成長路,她一再強調,是父母無聲而堅定的愛,托舉她一步步走向更廣闊的世界。在求學道路上,“父母從不過度干涉,卻始終在我看得見或看不見的地方,為我點燈?!毙r候的林紫玲,并非通常意義上的“學霸”,一、二年級時,她的語文和數學成績并不亮眼。當時,父母主動聯系老師,積極溝通、一點點幫助女兒建立信心、掌握方法。漸漸地,林紫玲的學習成績趕上來了,體會到了學習成就感。
從小,父母給了林紫玲很多自主權,讓她學會如何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這份源自父母的尊重與信任,讓林紫玲對學習更加得心應手。本科畢業時,她獲得推免進入福建中醫藥大學攻讀碩士,并在導師的邀請下,繼續攻讀博士?!白x博是心性的修煉,尤其是在中西醫結合的領域,更需要不斷積累。”
在無數個挑燈夜讀的時刻,父母的身影總會浮現在林紫玲的腦海中?!八麄兡贻p時就吃苦耐勞、默默奮斗,只為給我們兒女創造好一點的條件。他們從不說教,卻用行動教我什么是堅持、什么是責任,要用奮斗點亮人生?!?/p>
眼下,林紫玲將走上醫生崗位。前路漫漫,她目光清澈:“希望在新的崗位上持續努力,傳承父母教會我的踏實、耐勞、不忘初衷,最終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p>
本科生郭潤橋:“學會感恩,在生活細微處收獲成長”
錄取院校:福州大學
金秋的陽光灑落小島,樹葉片片透亮生輝。在平潭大練島的一棟古樸石厝里,歡聲笑語在蕩漾。今年,郭潤橋被福州大學錄取,參加郭氏教育獎學金頒發儀式后,馬上回到小島老家探望長輩。
郭潤橋平時在福州生活學習。“來自家鄉的這份支持既是物質幫助,更是精神鼓舞。我的內心充滿幸福,未來將學有所成,回報家鄉與社會?!?/p>
郭潤橋今年18歲,從小父母教他待人接物要禮貌熱情,更要常懷感恩。“從小到大,每逢假期、過年,父母總會帶我回老家探望長輩,現在已成為我的習慣?!彼f,“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聊天,那種幸福感,無可替代。”
采訪中,眼前這個侃侃而談的陽光男孩,曾經非常內向?!耙郧耙娪H戚,我總躲在后面,不敢打招呼。”郭潤橋笑著說。父母的一次次鼓勵、帶他走出“舒適區”,才慢慢學會主動問候,學會關心他人。
這座小院,原是父輩居住的老屋,雖顯陳舊,卻裝滿了家的溫暖記憶。“學會感恩,是我們家最珍貴的家風。”郭潤橋感慨地說,小時候跟隨父母回老家是出于聽話。如今回來,是發自內心的期盼。大家圍坐院中,聊家常、望星空,于細微處傳遞著家的溫度。
即將步入大學,郭潤橋滿懷憧憬:“我打算加入大學社團或學生會,結識更多朋友,拓展眼界,努力學習,成長成才?!?/p>
記者手記
好家風,是孩子真正的“人生起跑線”
古人云:“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眱灹技绎L,潤才無聲;嚴謹家教,塑魂有成。家風,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它潛移默化,涵養品性,更是一種綿延不斷的教育力量。
這些平潭優秀學子的成長故事,讓人深受觸動。從他們身上,我們讀到了代代相傳的家風底蘊——崇文重教、求知若渴、修身立德、向上向善。
都說,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懂事起,就開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便如同無聲的教科書,深刻影響著孩子對世界的理解與對自我的定位。它是一種氛圍,更是一種教養。正如一棵樹苗的生長,離不開適宜的陽光、土壤與水分,孩子的成長,也需要家風這片“生態”的細心滋養。
眼下,不少父母容易陷入僅以成績和物質來評價子女成長的誤區。然而,真正的教育,遠不止于知識的傳遞,更在于心靈的塑造、品格的奠基。唯有在善良、正直、勤勞、感恩的家風熏陶之下,孩子才能建立起強大的內在力量,從容面對未來的風雨與挑戰。
通過此次走訪,我們清晰地看到:這些優秀學子背后,都有著懂得用愛和智慧陪伴孩子快樂成長的父母。他們未必給孩子最優越的物質條件,但卻提供了最飽滿的精神支持。是家風,教會他們如何待人接物;是家風,讓他們在挫折中不棄、在成功時不驕;也正是家風,讓他們走出小我,志存高遠。
好家風,是給予孩子最珍貴的財富,是真正意義上的“人生起跑線”。它不需要響亮的口號,卻體現在日常的細節之中——父母的身教勝于言傳,家庭的溫度決定孩子的高度。
家庭重視家風的培育與傳承,從父母與孩子真誠溝通開始,從互相尊重做起。家庭和諧的秘籍是慈愛、感恩與愛的語言。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好的家風中茁壯成長,成為有理想、有擔當、有品格的新時代青年,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最熱評論